10月27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员工培训基地内,3名工作人员正在对120余名参与三季度“大练兵大比武”的员工成绩进行最后核定。排名前30%的员工将获得奖励,这是该厂以考促学、为基层减负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高采厂以整治为抓手,推进培训模式变革,着力破解“培训负担重、资料多、效率低”等难题,让员工真正“轻装上阵”。
“接下来要重点培训锅炉突发停电、点火故障处理等四项技能。”热注作业区教育培训员方坤介绍。包括注汽蒸汽干度化验在内的七项技能,已被列为热注运行工必须掌握的“保底技能”,转岗员工需满分通过考核才能上岗。
这一变化源于高采厂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培训做减法、技能做加法、保障做加法”的原则,取消硬性学习笔记、优化线上课程、重构考核机制,同步推出10类25项保障措施。
改革首先瞄准“培训内容多而不精”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五大工种的56个技能项目内容繁杂,经高技能人才、业务主管、基层单位共同筛选,最终压缩为35项实用技能,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9月19日,雷一转计量间内,高级技师邓强和李继祥正在为三名单井点员工讲解压力表更换要领。这场培训内容完全根据员工“技能订单”定制,涵盖压力表更换、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等急需技能。
针对单井点员工技能提升“盲区”,高采厂组建8人高技能教师团,开展“送教上站”活动。截至目前,已走进三个采油作业区开展五期定制培训。
7月7日,采油作业二区员工禹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了单人更换抽油机电机皮带的技巧。“单井点作业必须更注重流程与安全。”邓强一边演示一边强调要点。经过手把手教学,禹凯顺利通过考核。
全厂20名左右单井点员工将分批接受“上站教学”。同时,厂里启动练兵台修复工程,11个重点练兵台70%已投入使用。教学视频“云端共享”、高技能教师“推门入站”、练兵台“焕新复用”,多措并举实现培训“量质双升”。
今年,高采厂不仅取消多项笔记记录,更在三季度取消理论考试,全面转向实操考核,“省下的时间全用在研究油井上产上,”采油作业三区副班长黄海说,“大家把精力转向实操训练,劲头更足了。”
该厂推行“训战结合”机制,构建“培训—练兵—比武”闭环。每季度开展岗位大练兵,前两季度已完成266名岗位人员技能考核。“预计四季度将实现近600名岗位员工技能鉴定全覆盖,”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徐宏权表示,“新转岗的71名员工也将全部纳入鉴定范围。”
激励机制同步优化,按参赛人数比例设置奖励。今年以来,高采厂在油田公司技能竞赛中实现采气、电焊项目奖牌零突破,并获多项团体、个人奖项。9月29日,在辽河油田公司2025年首届采油工“基础竞赛”上高采选手一举斩获1金3银1铜。
为确保减负不走样,厂成立三个督导组,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方式直插基层,检查培训真实性和实用性,杜绝“虚拟班”“形式班”。
“不再困在纸面上了”“有更多精力研究生产了”......从会议“瘦身”到培训“精准”,从送教上门到考核从实,一系列举措切实为基层卸下包袱。员工手上技能更硬了,身上负担更轻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愈发充沛。

